廈門自貿片區:數字賦能發展 開放步伐加快

2021年04月21日16:28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廈門自貿片區:數字賦能發展 開放步伐加快

借助5G網絡等技術,港口作業更加智能高效。圖為嵩嶼集裝箱碼頭。資料圖/記者王協雲航拍器攝

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行駛在碼頭。資料圖/記者王火炎攝

再過幾天,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福建福州開幕。在按照“數字中國”“數字福建”建設要求,加快推進福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之際,廈門自貿片區也著力發揮產業優勢和“雙自聯動”體制機制優勢,在數字“賽道”上不斷突破發展。

建設“三個區”

1、數字貿易示范區

更好發揮“保稅+”“金融+”等特色優勢,爭取在跨境電商、數字文化、數字內容、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領跑全國

2、產業數字化先行區

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點加快區內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支持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率先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經驗”

3、數字創新服務樣板區

創新數字監管、數字服務模式,完善數字金融服務功能,持續推動政府管理方式向數字化服務轉變,打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頂層規劃

“三區”特色助力自貿升級

當前,隨著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數字化轉型為代表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趨勢成為全球共識。在當前國際貿易數字化趨勢不斷發展情況下,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窗口,在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發展領域在不斷校准“風向標”。

福建是“數字中國”重要思想的實踐起點和思想源頭。當前,在自貿區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貿易發展方面,廈門也主動求變,積極探索廈門特色的數字化道路,於2020年底率先提出《廈門片區打造數字自貿試驗區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了數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發展目標、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也為全國自貿區如何發展數字貿易,推動數字化轉型提供經驗案例。

根據《行動方案》,廈門自貿片區立足於堅持安全可控與開放創新並重,在數字貿易、產業數字化、數字監管等方面不斷探索。

其中,在數字貿易示范區方面,廈門提出更好發揮“保稅+”“金融+”等特色優勢,積極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爭取在跨境電商、數字文化、數字內容、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做出領先全國的成績。在產業數字化先行區方面,通過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重點加快區內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創新服務樣板區,堅持創新數字服務模式,加強數字化監管,完善數字金融服務功能,堅持放管並重,持續推動政府管理方式向數字化服務轉變,打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重點發力

數字產業培育初見成效

去年,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投產,借助5G網絡等技術,港口作業不僅呈現滿滿的科技感,也更加智能高效。

這僅僅是廈門數字自貿區建設的一個方面。《行動方案》發布半年以來,廈門數字自貿區建設基建先行,著力打造數字經濟“高速公路”。其中,以智慧化為導向,依托戴爾科技集團、嘉裡大通共建智能物流體系,啟用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通過人工智能算法保障物流作業的准確性和時效性,紙張使用節約90%,叉車推車等搬運設備減少95%。

率先建設集裝箱智慧物流平台,實現全港物流信息無縫連接、便捷共享、動態跟蹤和無紙化交接,碼頭閘口通過時間壓縮2/3,每年為企業節約1.56億元,港口物流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在基礎通信設施方面,協調三大通信運營商加快建設5G網絡,已建成249個5G基站,實現廈門片區公共區域5G網絡全覆蓋,推動建設5G綜合保稅區,並結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園區,建設國內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廈門自貿片區聚焦數字經濟重點創新產業領域,以打造“數字+”產業為抓手,以產業鏈為核心,培育數字經濟全產業集群。

其中,在推動重點產業數字化方面,廈門自貿片區加快開展數據應用開發,加快推進廈門自貿片區14個重點平台數字化轉型,讓數字賦能自貿片區進一步擴大開放。圍繞數字經濟新興領域開展招商,涂鴉智能、螞蟻開放聯盟鏈(廈門)創新基地、布比區塊鏈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后落戶。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