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留閩過年的異鄉人,秀出你的家鄉菜!

【查看原圖】

人民網福州2月9日電 (劉卿、焦艷、葉青卿)春節將至,年味漸濃。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春節,“就地過年”成潮流。留閩過年的異鄉人,最懷念的家鄉味道是什麼?是重慶火鍋?是河南燴面?還是東北鍋包肉?春節在福建,解鎖家鄉味。快來看看哪道菜是你的家鄉“年味”。

山東菏澤的李德金夫婦手捧熱氣騰騰的餃子。人民網 焦艷攝

50歲的李德金與妻子在福建福州共同經營餃子館20余年,雖然期間換過店址,但“老家餃子坊”的招牌從未變過。老食客認准味道,無論距離多遠都會再來光顧。“去年因為疫情,餃子館兩三個月沒營業,今年為安全起見就不回山東過年了,也給異地過年的老鄉留一道正宗‘家鄉味’。”老李說道。

湖南郴州的譚丙秀手捧親自腌制的臘肉。人民網 焦艷攝

“兒孫都定居在福州,今年依舊與家人留閩過年。”55歲的譚丙秀是福州白龍社區的一名垃圾分類管理員,今年是她來福建的第六個年頭。每逢過年,她都會親自動手腌制家鄉的臘肉,從備料、腌漬到熏制、加工,咸香色亮的臘肉或蒸或炒,都是家人最愛吃的那道家鄉菜。

貴州安順的張肇龍手捧家鄉菜辣子雞。人民網 葉青卿攝

“2020年我在福州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留閩過年雖然少了老家爆竹聲響的煙火氣,但家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房產中介張肇龍在福州工作了十年,卻是第一次留榕過年,為了讓妻子孩子品嘗到貴州“年味”,他特意做了家鄉菜辣子雞,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

河北石家庄的吳西卓端著即將上桌的大鍋菜。胡昂攝

“接近年關,我雖遠在他鄉,卻每天都會與爸媽視頻通話確認平安。”新婚第一年無法回家看望父母,來自河北石家庄的吳西卓起初有些失望,但爸媽的理解與支持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吳西卓如今是莆田仙游龍華紅旗小學的老師。於她而言,親手做一碗家鄉大鍋菜,與爸媽隔著屏幕分享異地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同樣溫馨。

台灣台中的羅淑惠一家共同烹制家鄉菜。游杰能攝

台灣台中的羅淑惠一家雖然已在福州生活了20年,卻是第一次留榕過年,來自本地好友的春節問候讓一家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閩侯臍橙、新疆紅棗、永泰土雞蛋、連江魚面……朋友的愛心從未間斷。“用這些食材與孩子一起動手准備年夜飯,雖然不能與台灣親人團聚,但也讓特殊的春節變得更溫馨。”羅淑惠說。

黑龍江七台河的孫金成手捧最愛的家鄉菜鍋包肉。謝靖雯攝

“雖然不能回黑龍江過年,但收到了爸媽寄來的老家特產,有‘家鄉味’陪伴,這個春節不孤單。”福州火車站客運車間客運員孫金成每年除夕都在站台上值守,已經六年沒有回老家,偶有春節接爸媽來榕團圓,今年也無法實現,好在家鄉的味道能在福州嘗到,可以一解思鄉之情。

四川達州的張能珍手捧家鄉菜泡椒田雞。上官毅清攝

50多歲的張能珍到福建龍岩打工十余年,今年因疫情影響,一家人本打算留閩過年,但80多歲的老母親遠在四川又身體欠佳,張能珍的丈夫隻能獨自一人回家照顧年邁的老人。“希望新的一年,老人家的身體能健健康康,一家人的生活能像這道菜一樣紅紅火火。”張能珍說。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1年02月09日08:06
分享到:
(責編:林東曉、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