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黃婉彬副教授策劃和擔任制片的紀錄片《共生緣——峇峇娘惹情》在鳳凰衛視中文台向全球首播,成為全球首部反映峇峇娘惹族群發展軌跡和歷史人文的紀錄片。據悉,該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支持,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7重點項目。該紀錄片的播出,也引起了海外華僑、華人的極大反響,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決定收藏該紀錄片以彌補歷史對於“峇峇娘惹”這個族群記錄的缺失。
《共生緣——峇峇娘惹情》全片共計6集,總長120分鐘,項目歷時三年。15世紀移居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的華人與當地土族女性結合產生的后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二戰前期他們一度成為連接歐洲殖民者與華人的關鍵少數,權傾一時,富甲一方,並逐漸形成獨特的文化特征:既保留中華傳統文化,又深受馬來西亞及其他非華裔族群影響。他們創辦華人教會、華人社團、華人報紙,創下諸多東南亞華人史上第一的紀錄。他們是華人在海外的血脈,是連接“一帶一路”文化的重要紐帶。
紀錄片《共生緣——峇峇娘惹情》正是對東南亞華人移民史的梳理,是對峇峇娘惹共生共融文化的記錄,更是探尋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命題。攝制組在三年時間內,先后走過三座墳山,祭奠了上萬座下南洋先人的墳墓,發掘出四座歷史名人墓地﹔敲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峇峇娘惹四大家族薛佛記、陳篤聲、陳金生、敦陳幀祿的神秘大門﹔採訪了中、馬、新“國寶”級南洋史專家吳鳳斌、林源瑞、柯木林……三年來,黃婉彬副教授帶領攝制組,沿著下南洋先賢的足跡,走過海上絲綢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銘心的遺跡現場尋找當年的蹤跡,記錄今天的容貌。拍攝場地跨越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採訪40多位關鍵人物,拍攝素材超過1200分鐘,力圖建立一個與峇峇娘惹文化相吻合的視覺系統,用更多細節來紀錄中國傳統文化在異國他鄉的落地生根和蓬勃生長。
接下來,紀錄片將會繼續在馬來西亞國家電視台、泰國國家電視台等海外媒體相繼播出。這部紀錄片將會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帶著滿滿的希望與祝福把中華文明分享到世界各地。(羅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