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夏至,福建泉州古城街頭臘腸樹花開爛漫,一抹抹鮮黃明亮的色彩肆意綻放,與熱烈鮮活的夏日相得益彰。行至鐘樓,隻見東街兩側花木繁盛夾道而立,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觀賞,隨手拍攝美景。
據了解,臘腸樹花序一般有30-40厘米長,一串串金黃的花序猶如風鈴密密匝匝,懸挂在綠帘中,又好似飛瀑凌空瀉下一片“金黃”。花開時節金黃滿樹,清風弗過,花瓣隨風搖曳如雨落,故此臘腸樹又得了一個浪漫別名——“黃金雨”。
花開時絢爛,明艷動人,待到秋天結果時,又是另一番“誘人”。一到秋季,臘腸樹就會長出長條狀的黑褐色莢果,恰似一根根煮熟的“臘腸”挂在樹上,因而才有了“臘腸樹”這麼一個接地氣的名號。值得一提的是,臘腸樹果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據悉,泉州東街的臘腸樹早於2005年左右就栽種了,十幾年來作為行道樹,其花序繁美,不僅妝點古城,給居民提供美的享受﹔茂密的枝葉、如蓋的樹冠,更是夏日遮陰避暑的好幫手。
李淑媚 李瑩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