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建黨百年之際,為全面展示福建公安系統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成效,展示公安系統突出“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四項任務,抓好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三個環節,扎實開展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全面正風肅紀、反腐強警,努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鐵軍的良好形象,福建省公安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共同推出“弘揚英模精神 筑牢忠誠警魂”系列主題訪談。
本期的訪談嘉賓是廈門市公安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陳江場。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福建省公安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的“弘揚英模精神 筑牢忠誠警魂”系列主題訪談,我是主持人石婧琳。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福建省公安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廈門市公安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挂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臨夏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江場,您好!
陳江場: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祝賀您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榮譽,在全國表彰大會現場接過沉甸甸的獎狀,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陳江場:在人民大會堂,親眼目睹國家領導人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頒獎,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這也不禁讓我回想起與臨夏州當地干部群眾並肩作戰、共同工作的每一個日夜。這份榮譽,是黨和政府對我的鼓勵和鞭策,也是西部人民群眾對我扶貧工作的肯定和期盼,它不是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我所在的廈門市公安局,屬於每一位參與扶貧工作的愛心企業、人士。下一步,我將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在公安工作崗位上爭取更多的成績。
主持人:回想2018年,聽說您是主動請纓到甘肅臨夏州挂職,當時為何想從一名公安民警“跨界”走到脫貧攻堅戰線的前沿?
陳江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堅持精准扶貧,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廈門市對口支援臨夏州開展東西協作扶貧后,我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全國最貧困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挂職,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我去臨夏帶了兩樣東西,一個是黨的扶貧任務,另一個是閩南人敢闖敢拼的精神。我想將這兩樣東西傳遞給臨夏人民,也做好了面對艱巨任務考驗的准備。
主持人: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在扶貧工作中有什麼不同的經驗?
陳江場:脫貧,不僅要吃飽穿暖,平安穩定也是首要保障。作為一名公安民警,我來到扶貧一線后,結合自身優勢,將警務扶貧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從軟、硬件入手,從業務工作、隊伍建設兩端發力,不斷加強援建支持力度,闖出不少新路子。在廈門市公安局黨委的倡議發動下,全局民警僅用三天時間,就自願捐款籌集148萬元專項幫扶資金,借助廈門“雪亮工程”經驗,在當地推廣“路燈+監控”建設。通過建設,石頭窪村和大庄村的村道邊亮起了130盞太陽能路燈,還同步配備了35路視頻監控系統,治安狀況明顯好起來,不僅照亮了道路,也點亮了群眾心燈。警力不足、缺少警用裝備,也是當地公安機關面臨的困難。我們挑選石頭窪村、大庄村兩處村委會閑置的房屋,建立便民警務室。同時,還捐贈價值2萬余元的反光背心、警用強光手電、警棍等6種警務裝備,供這兩個新設立的便民警務室使用。這三年時間,我們廈門市公安局動員福建企業家及愛心人士,共捐贈資金及物資共計4738.87萬元,參與臨夏市20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戰。
主持人:除了警務扶貧,您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方面也做得很有成效。您是怎麼做到的呢?
陳江場:臨夏回族自治州土地貧瘠,企業少,村民也沒什麼固定工作。我意識到,要幫助臨夏脫貧,產業扶貧是關鍵。於是,我四處牽線搭橋。2019年7月,臨夏福建商會成立,吸收引入43家福建籍企業到臨夏州投資入會,這是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成立的首家商會。商會發揮平台優勢,以商引商,先后引進67家鞋廠、包袋廠、服裝廠進駐臨夏。積極動員廈門企業結對幫扶臨夏市貧困村,創新推動臨夏市聘任20名企業家擔任20個貧困村“名譽村主任”,在臨夏州率先實現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累計捐款704.4萬元。在消費扶貧方面,我們與臨夏市舉行消費扶貧採購簽約儀式,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倡議廈門市自辦食堂的公安基層一線單位,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定向採購的方式,優先選用臨夏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的農畜產品,幫助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廈門市公安局消費扶貧項目累計金額已達到800余萬元。就業扶貧方面,我們在臨夏市建立“廈門市公安局結對幫扶村扶貧車間”,實現家門口就業,解決了結對幫扶村20戶建檔立卡戶的就地就近穩定就業。這是臨夏首家由結對幫扶單位幫助建立,吸納貧困家庭,實現家門口就業的扶貧車間。除此之外,我們還綜合考慮石頭窪村和大庄村的特點,在這兩個村設立保潔員、護林員等18個公益性崗位,安排未脫貧家庭勞動力上崗工作,通過公益崗位穩定增收、擺脫貧困。
主持人:您挂職的臨夏市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接下來,在幫助當地的鄉村振興上,您有什麼想法呢?
陳江場:3年的脫貧工作,讓我明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我們把工作的重心調整到鄉村振興上。今年3月,我們在前期投入300萬元,建設雲亭鷺警小學的基礎上,又籌集105萬元,建設雲亭鷺警小學圖書館﹔募集20萬元改善大庄村鷺警幼兒園條件﹔募集價值28.08萬元的湖鹽捐贈臨夏市教育衛生系統﹔還募集了18萬元,購買了8輛鷺警餐車,投放在石頭窪村和大庄村,用於鄉村旅游發展。除此之外,很多好的做法也延續了下來。比如去年7月,我們組織了53名臨夏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來到廈門,與廈門市公安局青年民警子女開展“手拉手、心連心”結對幫扶活動,在廈門和當地反響都很好。今年5月1日,我們又募集25萬元,邀請40名貧困山村的學生來廈門游學。
主持人:三年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就像您所說的,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期待臨夏州在未來的發展越來越好。非常感謝陳副書記做客我們的演播室,謝謝您!
陳江場:感謝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
主持人:以上就是節目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關注,再見。
(魏鵬飛 蘭志飛 實習生洪送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