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以民生為本,從公益出發。
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在福州市檢察機關落地生根,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省市檢察長會議精神以及福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推進福州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服務城市品質提升,福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共同推出“一院一品”檢察長系列訪談,暢談福州市檢察機關打造“一院一品”的創新經驗和務實做法、實踐啟示。
本期訪談嘉賓是福州市閩侯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春。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走進人民網福建演播室,我是鄭窈。以民生為本,從公益出發——由人民網福建頻道和福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推出的“一院一品”檢察長訪談,今天做客演播廳的嘉賓是福州市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張春檢察長。歡迎張檢!
張春: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生態檢察是近年來福建省檢察系統主抓的一項工作,閩侯生態檢察工作有什麼特點?
張春:閩侯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北部,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閩江有一百多公裡流貫全境,水質、空氣質量長期保持較好水平,“生態閩侯,山水江城”一直是閩侯的美稱。
近年來,閩侯縣人民檢察院緊緊圍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局,持續完善“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工作模式,創新打造“福山福水檢察藍”生態修復示范園和警示教育基地,持續深化閩江水域跨縣區檢察協作,推動形成“捕訴監防、公益訴訟和法治宣教”一體化的生態檢察工作格局,為“生態閩侯,山水江城”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土更淨、環境更優美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主持人:為什麼把生態檢察作為福州市閩侯縣人民檢察院“一院一品”來打造?
張春:將生態檢察作為“一院一品”來打造,主要基於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彰顯責任擔當。打造生態檢察品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兩個維護”、落實“以人民為中心”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具體行動。
二是服務保障大局。閩侯縣委縣政府作出打造“濱江新城”“雪峰山城”等重大戰略部署,對生態保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下的法律監督機關,更應走前頭、做表率,積極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三是提升工作品質。閩侯生態檢察工作基礎較好、富有特色,打造“一院一品”,有助於樹典型、立標杆,引領檢察官更新司法理念、定位更高標准、履行好法律監督和維護公益職責。
四是凝聚各方合力。生態保護涉及方方面面,不是僅靠檢察一家就能解決的,打造“一院一品”,講好生態檢察故事,有利於更好凝聚多方共識,推動形成生態保護合力。
主持人:福州市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建立了怎樣的生態檢察工作模式,來推動生態檢察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張春: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在生態檢察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法,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的生態檢察工作模式,推動實現了打擊犯罪、恢復生態、警示教育“一訴三贏”的效果,取得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和生態效果有機統一的好成效。為確保精准專業開展生態檢察法律監督,縣人民檢察院組建了生態檢察專業辦案團隊,選聘生態問題專家組成咨詢團隊,著力打造生態損害快速檢測取証移動平台。
“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是立足實現辦理一起案件、修復一片生態、警示教育一批群眾的司法保護效果,設定了“1+4+6”具體工作模式。“1”即聯合福州市人民檢察院、高新區管委會,利用南嶼鎮虎秀山200余畝“火燒山”后的荒山,共同設立“福山福水檢察藍”虎秀山生態修復示范園。“4”指生態修復輻射對接林業、國土、環保、水利四大領域。“6”即推動原地修復、異地修復、補償修復、勞役修復、公益修復、替代修復等六種生態修復舉措的落地落實。截至目前,共引導12名生態刑事犯罪嫌疑人繳納生態修復資金300多萬元,在生態修復示范園種植並養護各類苗木6萬余株,示范園已吸引參觀人員30多批500多人次。“福山福水檢察藍”生態檢察品牌已獲評全國檢察宣傳品牌二十強。
主持人:當前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人們群眾關注的焦點,在實踐中,福州市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如何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構筑生態環境資源檢察保護“立體”防線?
張春:我們聚焦推動綠色發展,著力從四個方面構筑生態環境資源檢察保護“立體”防線。一是嚴厲懲處生態領域刑事犯罪。充分發揮批捕、起訴職能,突出打擊非法佔用農用地、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採礦、破壞水源保護地、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2017年以來,共依法批准逮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66件114人,依法提起公訴107件189人,辦案體量約佔全市的1/4。
二是積極辦理生態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共辦理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5件,督促有關責任單位關停一批非法排污企業、拆除違章建筑1萬多平方米、清理沿江固廢垃圾10萬余噸、保護古樹名木300余株和古厝文物30多棟(個)。其中,辦理的屠宰場嚴重污染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
三是強化生態資源案件監督職能。深入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依法督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5件﹔推動閩江沿岸“黑電鍍廠”專項整治,督促公安機關查處一起全省最大黑電鍍廠排放廢液污染環境案件,推動市人民檢察院牽頭建立閩江流域(福州段)生態保護檢察協作工作機制。
四是注重凝聚生態保護各方合力。推行生態檢察年度報告制度,及時向黨委、人大報告,聽取意見建議,爭取理解支持。加強與執法司法機關的協作配合,充分發揮派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作用,打通檢察機關守護“生態閩侯、美麗家園”的“最后一公裡”。
主持人:從一個個具體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了生態檢察的力量,感受到了閩侯檢察人的擔當和奉獻,下一步將如何推進提升生態檢察品牌?
張春:我們立足閩侯工作實際,提出“創優、創新、創特”的打造生態檢察工作品牌理念。“創優”就是堅持“四個領先”,打造“四大品牌”要求,創優檢察業務、優秀隊伍和優良作風,加快生態檢察隊伍建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持續提升工作質效。“創新”就是創新生態檢察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依托“福山福水檢察藍”生態修復示范園統籌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推動有效修復與認罪認罰從寬、社區矯正、公益訴訟深度融合,全面落實恢復性司法實踐。“創特”就是在全面做好生態檢察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進一步培育工作特色和亮點。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謝張檢做客我們演播室,和我們一起分享了閩侯檢察人用生態檢察護航閩侯綠水青山的好舉措。再次謝謝張檢。
張春:也感謝大家對閩侯檢察的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好的,本期節目就是這樣,感謝您的關注,再會!
張春:再見!
(葉青卿、蘭志飛、鄭窈、詹偉業、實習生陳子逸)
系列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