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擁抱法治新時代,踏上平安新征程。大家好,這裡是由福建省委政法委、人民網福建頻道、福建法治報、福建長安網聯合推出的“共建共治共享、守護福建平安”系列訪談。我是人民網的主持人鄭窈。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院長黃冬陽。黃院長,您好!歡迎您!
黃冬陽: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咱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是說“家和萬事興”,小家和睦了,社會就穩定了。那麼近些年海滄區人民法院在持續地打造“法促家和”的司法品牌,能不能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
黃冬陽:近幾年來,海滄法院通過傳播合作理念,實現法促家和。首先,立足“一個原則”,探索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新路徑。海滄法院成立課題組,依托家事少年審判庭,與婦聯、關工委等相關部門聯動,成立了合作父母教育課堂。把“兒童最大利益”原則融入了家事少年審判工作中,實施親職教育,敦促離婚糾紛的當事人雙方從對抗夫妻的角色向合作父母的角色轉換。階段性的調研成果獲得了上級法院的肯定。2019年,家事少年審判庭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先進集體”。第二,推動“兩個課堂”,建設司法研討基地。為形成多元解紛機制,海滄法院與廈門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開展合作,成為市婦聯、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授牌的“家庭教育研究實踐基地”,並創設了大課堂和小課堂。大課堂是以集體授課為主,授課的對象范圍比較廣,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公益講座、心理疏導以及相關的司法案件的普法教育。小課堂是以夫妻雙方作為上課對象,採取播放法院精心挑選或者是制作的視頻材料、教育材料,還有採取測試的方式,主要的目的是培訓涉訟當事人合作父母的意識。第三,創新“兒童觀護”,形成長效機制。海滄法院先后選任了九位律師作為兒童權益觀護員,針對離婚案件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探望、變更撫養權以及支付撫養費等等問題,在訴訟中以及判決以后的一段時間裡,作為兒童權利的代表,提出一些獨立的意見,使得未成年子女的權益能夠得到更為有效周全的保障。
主持人:那麼為了更加直觀地展示這一項制度的工作成效,下面讓我們一起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項制度在海滄區是如何進行實踐的。
主持人:看完這個短片之后,讓我們對“法促家和”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那麼在這樣一個創新模式的幫助下,這些年來海滄區人民法院在研判家庭矛盾糾紛案件方面,有了怎樣的新成效呢?
黃冬陽:家事少年審判庭郭靜庭長在2019年10月份獲邀參加最高法院家事審判改革會議並作了經驗介紹,“合作父母教育課堂”的相關改革舉措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然,有一些改革的成效是沒有辦法通過數據得到充分體現的,但是我們一直抱著這樣的一個理念,哪怕隻有一個涉訟兒童的成長空間因為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改善,那麼我們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主持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那麼海滄區人民法院除了穩定一個個的“小家”這些基礎單元之外,又為社會這個“大家庭”的穩定和發展做了哪些工作呢?
黃冬陽:在聚焦審判工作,護航大局發展方面,海滄法院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推進主動創穩工程。在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同時,積極提升綜合治理的成效。例如我院對廈門市北溪引水工程56棟違建拆除案例成了轄區結合掃黑除惡推進社會綜合治理的典型案例。我們海滄法院審理了國內首例馬拉鬆替跑猝死索賠案,入選《2018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在這起案件中,我們堅持司法正義,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駁回了替跑者家屬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除此之外,我們還積極營造優質的營商環境,與區工商聯出台實施意見,推進涉民企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規范化﹔編制印發《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提示書》,嚴格審查訴訟保全的必要性和適當性,幫助一些主動履行債務的企業修復信用。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建設,匯編7大類143種執行文書范本,並且在此基礎上,與第三方合作開發了全省首個模塊化的執行文書自動生成系統,規范執行的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投入使用了“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廳”,設置自助立案終端、24小時智能雲櫃、自動查詢終端等設備,實現了自助立案信息填報、案件信息查詢、訴訟材料交換等功能,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訴訟服務。
主持人:對標一流勇爭先,示范引領奮有為。海滄區人民法院在打造讓人民滿意的法院過程當中,不僅有創新,而且有成效。特別感謝黃院長做客我們的演播室,謝謝您!
黃冬陽: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
主持人:也感謝大家的關注,那我們這期訪談就是這樣了,再會!
(葉青卿 王銑 蘭志飛 鄭窈 謝星宇)
“共建共治共享、守護福建平安”系列訪談: